火星链 火星链
Ctrl+D收藏火星链
首页 > 比特币 > 正文

MINT:交易平台激励模式思考,流动性和交易行为哪个更值得激励?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原文作者:AlexXu,MintVentures研究合伙人本篇文章属于MintVentures的MintClips系列。MintClips是我们对于行业事件,在内外部交流后的一些思考。相对于我们的#深度研报和#赛道扫描系列文章,MintClips并不讨论特定的项目,主要呈现对于特定议题的“阶段性洞察”。引言

本篇内容来自于MintVentures小组的一次在线讨论,当时我提出了两个问题,我们的研究员Lawrence和投资经理Scarlett给出了自己的想法,再结合了我对该问题的思考和延展,构成了本篇Clip的主要内容。我提出的两个问题是:1.交易平台的代币激励,是应该激励流动性,还是应该激励交易量?为什么?2.假设平台有交易激励机制,为了获得激励的刷量交易对于协议来说利弊哪个更大?为什么?*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两个问题中的“交易平台”是泛指,包括现货Dexs、去中心化衍生品项目以及Blur这样的NFT交易平台,甚至包括中心化交易所。以下文章内容为笔者和团队截至发表时的阶段性看法,可能存在事实、观点的错误和偏见,仅作为讨论之用。起源:交易平台为什么要发行权益代币和进行激励?

在笔者看来,交易平台类项目之所以要发行权益代币,主要有三个原因:1.代币募资。这条好理解,不做赘述。2.去中心化治理。权益代币的出现和分发是社区化治理的前提条件。3.增长和经济系统调节手段。然而从Web3的商业实践来看,1、2两条并非必选项,因为:1.项目可以进行股权融资。2.中心化的治理仍然是企业和项目运营的主流,甚至大部分已经开始去中心化治理的项目的治理内容和表决,实际上也集中在团队和相关机构手中。真正重要的或许是第三条:一个项目拥有了代币这一手段后,相对于无代币项目,其用于增长的激励资源以及项目经济系统的调节能力都大大提高了。而交易平台类项目进行代币激励,其核心目的一般只有两个,即:1.新项目实现冷启动,通过代币激励为产品吸引最初始的双边用户。2.做大双边市场,并期待通过代币补贴加速跨边网络效应的扩大,形成对于竞品的壁垒。这里说的“双边”,对于大部分交易平台来说,就是流动性提供者一边,和交易者一边。由于平台的双边是相互依存和互利的,即:如果没有人提供流动性,则交易无从进行;而没有交易意味着没有手续费回报,也不会有人愿意来提供流动性。反之,流动性越丰富交易损耗越低,交易者越愿意来这里交易,手续费也就越多,手续费越多则流动性回报越多,流动性就越丰沛。这种因为“一边的用户增长,会给另一边用户提供更大的价值”的情况,是网络效应的一种,即“跨边网络效应”。而网络效应是商业项目最重要的护城河之一。对于新项目来说更是如此。如果说Uniswap创建之初还可以由于缺乏竞争,仅依靠尝鲜用户和早期用户的自然需求就能实现初期的增长,那么在交易平台类赛道如此拥挤、产品迭代日新月异的当下,一个双边\\多边模式的交易平台想要在不提供激励的情况就成功冷启动已经难如登天。所以说,目的1是2的前置动作,2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竞争优势,以此为基础实现和扩大盈利。那么,由于跨边网络效应的存在,交易平台无论是激励流动性提供者还是交易者,似乎都可以起到迂回地激励另一边的用户的作用,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激励LP=激励Trader?实践:流动性激励VS交易激励

加密交易平台OKX现已集成Arbitrum网络:2月14日消息,加密交易平台OKX宣布已集成Arbitrum网络,用户现可以使用Arbitrum网络实现快速、低成本的资金转账。[2022/2/14 9:50:43]

Cexs的早期实践

实际上,无论是激励流动性还是激励交易,早在DeFiSummer之前就早已有之。比如中心化交易所大多有对合作做市商的激励计划,其目的是为了让它们在自己平台提供良好的交易深度,让其他交易者获得低滑点的交易体验,这类似于流动性激励,只不过这类激励大多以手续费减免和返还的方式进行,大多与平台自身的权益代币无关。交易激励\\挖矿的最早试水者同样是中心化交易所,由Dragonex在2018年率先实践,推出了根据交易量奖励平台代币,基于平台代币分红交易手续费的“交易挖矿”机制。

这一机制而后由Fcoin进一步“发扬光大”。在交易挖矿上线后,这两大交易所的业务都实现了飞速的增长。尤其是Fcoin,作为“交易所大战”的后进者,其高峰时期的单日交易量是其他所有一线CEX之和。

比特白银BTR正式上线第九家主流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据官方消息,首款对标全球白银公链,BTR比特白银正式上线Hotcoin Global(热币全球)主流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并将在比特白银链141541高度后(约8月中下旬)正式开启交易。Hotcoin Global(热币全球)是比特白银继瓦特WBF、币赢Coinw、雷顿LOEX、XT、ZT、BiKi、ZBG、ZG后上线的第九家主流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据悉后续还将会继续陆续上线更多主流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BTR比特白银是一款由全球顶级比特币技术极客联合打造,以对标全球白银为发展理念的公链平台。

Hotcoin Global(热币全球)是一家面向全球的数字资产兑换服务平台,专注于数字资产兑换交易服务及区块链技术创新研发,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数字资产兑换交易服务。[2020/8/12]

然而,无论是Dragonex还是Fcoin的辉煌都没有持续太久,前者由于被盗资不抵债倒闭,后者由于所谓的“内部财务错误”亏空巨大而倒闭。两个平台倒下的原因略有差别,但共性是财务亏空,前者是因为外部攻击,后者则是内部问题。但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当年没有被盗事件和内部财务问题,交易挖矿能否帮助它们稳住在交易量上的市场份额,形成壁垒?DeFi项目的后来实践

Uniswap的出现把AMM机制进一步推向市场,这一机制大大降低了流动性做市的门槛,也给流动性挖矿的激励提供了天然的便利,Sushiswap通过自己代币对LP的补贴一度迅速抽离了Uniswap的大量流动性,导致当时Uniswap短时间也推出了流动性挖矿计划来作为应对。除了Dexs之外,Looksrare、X2Y2以及Blur等NFT交易平台也开展了对于流动性激励的大量实践,将补贴的战场从同质化代币迁移到了NFT领域,也是从Blur开始,Opensea感到了明显的威胁,开始实践0手续费来应对。另一方面,或许是由于Fcoin惨烈的失败犹言在耳,DeFi领域比较大的交易挖矿实践还要到DyDx推出代币之后,而后的实践者还包括Okchain上的Dex项目Cherry,以及BSC上的Dinosauregg等等,比较新的包含交易激励的项目还有level、gridex、kwenta等等。但从整体来说,以交易为主要激励对象的项目还是少数。流动性激励VS交易激励

动态 | 美国金融监管局批准IOICM区块链证券交易平台会员申请:华尔街自我监管组织(SRO)已经批准一个新的区块链证券交易平台。美国金融监管局(FINRA)批准IOI Capital and Markets(IOICM)的会员申请,该机构计划在许可的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上充当私募数字证券的配售代理。自2017年7月以来,其联合创始人Rashad Kplanov和Hamid Gayibov一直在开发名为iownit的平台。FINRA的批准意味着该公司现在可以发行证券,并有可能进入二级交易业务。Kplanov表示计划在下月初推出。 据Kplanov称,其总部位于休斯顿的公司花了18个月才获得批准,而传统经纪交易商通常需要6到9个月,因为它必须向FINRA证明IOI的商业行为符合监管要求。(Coindesk)[2019/8/20]

正如前文所说,交易平台进行代币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更快在跨边网络效应上构成领先,形成垄断优势。垄断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放在互联网产品运营里相关的指标就是。于是,交易平台是应当激励流动性还是激励交易,重要的考虑要素就是“哪个行为或行为对象”在激励衰减后更容易长期留存?更容易长期留存的用户和行为,就能为平台贡献更高的“用户终身价值”,它们应当是平台代币主要激励的对象。那么,流动性提供者和交易者谁的行为习惯更为固化呢?我们目前的思考答案是流动性提供者,原因包括:相对于交易者,LP用户更容易被平台绑定比如以Curve为代表的项目通过ve机制,引导LP用户们通过质押Crv代币提升自己的做市收益,这就提升了LP的迁移成本以及与平台利益的一致性。LP的产品迁移意愿和顾虑更多交易者跟平台是瞬时性的资金交互关系,没有资金托管给协议,资金风险很小;而LP的资金授权给了平台的智能合约,风险更大,因此它们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安全记录好、历史久的平台提供流动性,尝试新的平台有较高的心理风险,即使APR更高也往往不愿意迁移。有聚合器的存在,交易行为更为理性,以最低交易损耗为唯一原则而提供流动性虽然也有聚合器,但是由于通过聚合器投入资金会多一道智能合约的资金授权风险,以及聚合器往往有更高的收益抽成,人们往往倾向于自己直接做市,尤其是较大的资金几乎无需考虑收益复投造成的gas摩擦。对交易行为进行的激励,由于交易摩擦的存在而耗散了交易行为的频次是远高于做市的,而交易中产生的摩擦,比如GAS和NFT交易版税,被协议和用户之外的第三方拿走了,等于激励的一部分损耗了。对交易的激励会“虚增交易需求”即出现“为了获得激励而交易”的行为,这类行为看似也贡献了交易费用和协议收入,但是可能对项目进行激励的目的,也就是“通过代币补贴实现跨边网络效应的优势”并没有太大帮助,因为这些“虚增出来的交易行为”在激励停止后会立即消失,无法帮助协议取得“占据更大交易市场份额”的目的。所以总体来说,LP用户相比单纯的交易用户与交易平台的关系更为紧密、长久,投入于LP一端的激励,或许能换回长期更高的用户总价值。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目前大部分交易平台的激励还是以流动性激励为主,在交易激励上的探索相对较少。展望:如何更好地进行交易激励?

动态 | 印度Reliance收购区块链石油交易平台Vakt 5.56%股权:据Livemint消息,印度最大的私营公司、世界500强信实集团(Reliance)于12月22日以500万美元(约35亿卢比)的价格收购了英国区块链石油交易平台Vakt Holdings Ltd(VHL)5.56%的股权。[2018/12/23]

尽管在大多数情况,流动性和交易二选一进行激励,对流动性进行激励往往是更稳妥的选择,但是对交易行为的激励探索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因为交易平台的最终收益还是来自于交易,对流动性的激励也是为了给交易者提供更好的交易体验而获得更高的交易量和交易费用。而在设计交易激励时,注意以下几点或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不直接激励交易行为或交易量,而激励那些交易量更大的流动性池或交易对

典型的案例就是AC在设计ve项目Solidly时所提出的理念,即ve治理代币的持有人,只能获得那些自己投票的Pool的交易手续费,而不是无论投个哪个Pool,都能获得整个协议手续费。这会引导ve代币的持有人更多向那些交易量大、给协议贡献手续费更多的Pool投票,让这些池子获得更多的流动性引导,进而拥有更好的深度,并进一步获得更多的交易量和费用,等于在“变相激励交易”。目前除了Solidly的Fork项目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项目也开始尝试这样的激励方式,比如Pendle就采取了“把Pool手续费的80%分配给那些给Pool投票的ve用户”的做法,这意味ve用户会更愿意给交易量大的Pool投票,增加代币对LP的激励。控制激励的价值,避免交易量的“虚增”

央视财经评论员称 国内某比特币场外交易平台的行为突破监管禁令是违规行为:据了解,央视财经的《央视财经评论》栏目在11月28日对国内关于比特币场外交易的相关平台做了曝光,针对目前国内场外交易平台是否合法、是否符合监管要求进行深入的解读,栏目的评论专员表示,目前国内的某场外交易平台所做的是属于违规操作,突破了监管的禁令。[2017/11/29]

只要交易补贴的激励价值低于交易的摩擦成本,人们就不太会产生“为了激励而交易”的虚增交易行为,而是会在本身有交易需求时,理性选择有交易补贴的平台,进行那些“本身就要采取的交易行为”。长此以往,用户可能会倾向于在条件雷同的情况下更多在有激励的平台交易,当行为固化为习惯,补贴的目的也就实现了。把交易补贴从“代币分配机制”变为“运营活动”

代币分配机制是长期、且审慎改动的,而运营活动是短期、灵活调整的。交易平台可以设计短期的交易活动,来完成新用户关键行为的激活,或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要达成短期的业务目标而设计交易大赛等活动。比如Arbitrum上的Gains仿盘项目Vela,就采用了周期短,奖励机制和金额持续调整的交易激励活动来吸引用户从Gains、Gmx等平台迁移过来。以上对交易激励的设计方向,同样符合笔者前文所说的思维,即关注那些能带来长期留存的真实用户行为进行更为精细的激励设计。尾声:低壁垒的Web3商业世界,经营效率是长期发展的胜负手

Web3商业发展至今,笔者的一个重要观察是:垄断在这里似乎更难以构建。这是由Web3世界自有的账户体系、无许可的资金流动和项目创建、开源透明的代码和可组合性所综合决定的,想要在这种环境下构建护城河是艰难的,因为用户变得更难以“圈养和独占”。任何一个项目想要在这种“低壁垒”环境下存活与发展,只有持续地拼经营效率,这里的是一个宽泛的指代,它包含了产品创新、营销活动、团队管理等众多方面的工作,而准确、高效的激励设计也是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可以想见的是,代币的分发和激励模式,必然将越来越需要随着竞争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迭代,变成一项长期工作,基于上帝视角设计的“无需改动的经济模型”对于大部分项目来说或许终将是一种妄念。因此作为投资者,我们在甄选长期的投资标的时,项目团队是否具备“长期作战能力”、“持续的商业进取心”、“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意愿”,都应该是重点考察的品质。天才想法带来的“轻松商业胜利”,在Web3也将越来越稀少。

标签:OINCOINCOIMINTFilecoin币NeetcoinNasdacoinMINT币

比特币热门资讯
WEB:领英专访OKX:Web3科技公司如何布局全球,招贤纳士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近期举办的“2023香港Web3嘉年华”上致辞指出,现在是Web3发展的黄金机遇,也是最惊心动魄的时刻.

1900/1/1 0:00:00
DAILY:星球日报 | 香港将于5月发布加密货币交易平台许可指南;CoinList将于5月18日上线CyberConnect(4月28日)

头条Arkham:已修复与比特币警报相关漏洞,市场剧烈波动与警报无关Odaily星球日报讯DBNEWSWIRE发推称.

1900/1/1 0:00:00
BER:速览CoinList新项目CyberConnect代币模型

4月28日,Web3社交协议CyberConnect宣布推出原生TokenCYBER,并于5月18日于CoinList启动公开发行.

1900/1/1 0:00:00
HARD:一文详解Shardeum:基本概念、独特功能及运作机制

Shardeum是一个基于EVM的Layer1网络,专为线性可扩展性而设计。由于拥有先进的分片解决方案,Shardeum承诺永远保持低gas费用。Shardeum还将推出自己的原生代币SHM.

1900/1/1 0:00:00
NAN:Web3代币战争的护城河

一年前,我们曾谈及Web3时代的聚合理论。在Web2.0时代,聚合平台因为打破了分销成本而受益,将许多服务提供者汇集到一起。像亚马逊、优步或抖音这样的平台受益于数百个供应商为用户提供服务.

1900/1/1 0:00:00
区块链:IOSG Ventures:DeFi信用评级协议,让DeFi大规模爆发?

前言Web3安全漏洞对Web3生态构成了重大威胁,根据Chainalysis的数据,智能合约安全问题已导致38亿美元的损失。下面的图表展示了Web3黑客攻击数量的不断上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