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链 火星链
Ctrl+D收藏火星链

VEN:零基础读懂分布式系统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一文读懂分布式系统究竟是什么,掌握讨论区块链的正确姿势。

撰文:李画致谢:GenaroCTO吴为龙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系统。不了解分布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很难真正理解区块链。

而不理解区块链的麻烦,在于会陷入到对「去中心化」、「无需许可」等等概念以及「TPS」、「安全」等等问题失去语境的讨论中去。这不仅无助于我们去准确地分析和判断一个区块链项目,也让我们无法认清区块链在技术上的可能的发展路线。

更直白来讲,我们需要掌握分布式系统的一些基础知识。因为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区块链本身的局限性,我们就知道任何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区块链项目都应该: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出特定的解决方案。

单纯的指标比较并不客观,更好的判断标准是:这种方案是否适合于解决这个问题。

了解分布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对区块链世界非常重要。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开启分布式系统的探索之旅吧。

计算机的作用是处理信息,我们输入条件A给它,它输出结果B给我们。如果处理信息的工作是由一台计算机完成的,这是一种中心化的结构;如果处理信息的工作是由多立的计算机合作完成的,我们可以称其为「分布式的系统」。

分布式系统有多种不同的架构,用以实现不同的处理信息的方法。假设系统中有十台计算机,一种架构是:我们把一个计算任务分成十份,让每台计算机独立处理一份任务,最后汇总它们的计算结果,作为输出。

还有另一种架构,就是让这十台计算机都去处理这一个计算任务,如果所有的计算机都正常工作,它们的计算结果应该是一样的,那么就把这个一致的计算结果作为输出。区块链就是这样的一种分布式系统。

很容易就能发现,这是一个「自找苦吃」的系统,它相当于把同样的工作做了十次,而且还需要额外增加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沟通工作。

那为什么还需要这种系统?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免除对中心化的那一台计算机,以及那台计算机背后的中心化的公司或组织的依赖。这样一来,既能避免单点故障或作恶,也能减少权力的集中及滥用。

一、分布式系统的理想目标

区块链所属的分布式系统也被称为「复制状态机模型」,它的目标很简单:系统内全部的计算机都同意某一个输出值,也就是指:系统内所有的节点/计算机都有相同的初始状态,在执行完一个事务后,所有的节点都有相同的最终状态。

火币即将上线wstUSDT(stUSDT):据官方消息,火币即将上线wstUSDT(stUSDT),具体安排如下:7月17日12:00(GMT+8)开放wstUSDT的充币服务;wstUSDT/USDT现货交易将于充币量达市场交易需求后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将另行公告;7月18日16:00(GMT+8)开放wstUSDT的提币服务。

据悉,stUSDT是波场TRON生态中首个RWA(真实世界资产)赛道产品,现已通过去中心化平台JustLendDAO运行。stUSDT平台致力于通过智能合约在个人与机构投资者、加密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架设桥梁,提供面向所有人的更公平的RWA投资渠道。[2023/7/17 10:59:31]

如果计算机都运行良好,它们之间的通信也完全同步,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困难。但现实不是如此,主要有以下两类问题:

某台/某些计算机出现故障,它可能无法计算出结果,也可能连接不上系统。

如果不同计算机收到事件的顺序不同,对事件的处理顺序就会不同,导致输出结果也不同。比如×c与a就是两种不同的计算顺序,会带来不同的计算结果。

这些问题是常见且不可避免的,而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部的计算机都同意某一个输出结果。著名的分布式系统「FLP不可能原理」是这样描述的:在网络可靠,但允许节点失效的最小化异步模型系统中,不存在一个可以解决一致性问题的确定性共识算法。通俗而言就是:只要系统中有一台计算机出问题,该系统就无法在输出值上达成共识。

FLP不可能原理告诉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去为分布式系统设计面向所有场景的共识算法,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分布式系统的共识算法

虽然FLP不可能原理很残酷,但分布式系统能够带来的好处是值得我们迎难而上的。既然不存在面向所有场景的共识算法,那么也许可以找到一些在特定场景中有效的共识算法。共识算法,是指让分布式系统达成共识的方法。

让我们看看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一步限定场景,并实现该场景下的共识算法的。

首先,如果系统中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结果,场面无疑是复杂的,因为我们连就哪一个结果去达成共识都无法知晓。所以解决共识问题的第一步是确定共识的到底是什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某一台计算机说了算,它提出一个结果,其他的计算机来表态是否同意这个结果。

价值36亿美元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合约将于周五到期:金色财经报道,据Deribit数据,价值36亿美元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合约将于周五到期,其中,约85,000份价值23亿美元的比特币期权合约,约70万份价值13亿美元的以太坊期权合约。

Deribit首席商务官Luuk Strijers表示,看跌期权比率为0.38,未完成的看涨期权可能比看跌期权多两倍半以上。即将到期的期权金额相当可观,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有理由恐慌。隐含交易量仍处于最低水平,比特币和以太坊的DVOL交易量为50,在今年1月看到了类似的最低IV情况,随后出现了大幅飙升。[2023/5/25 10:38:43]

说了算的那台计算机被称为提案者或者领导者。虽然通过领导者来实现共识并不是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绝大多数协议都是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包括区块链系统中使用的共识算法。

所以你看,并没有绝对的去中心化,实现共识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一个中心。

题外话:当我们知道这一点后,就能建立起关于去中心化的更有效的讨论,比如在此处就可以不泛泛而谈去中心化,而是:选出这个领导者的方法是否去中心化。

回到主题。需要领导者的共识算法的工作步骤大致是这样的:

选出一个领导者;

领导者提出一个结果;

追随者确定是否同意这个结果;

如果大家就结果达成了共识,系统输出最终结果;如果大家未达成共识,回到步骤1重新开始。

这种思路提供了一种可以达成共识的方法,但它离真正实现共识还很遥远。因为如果一台计算机连接不上系统,它就无法表决自己是否同意领导者的结果;如果出现问题的计算机恰好是领导者,情况就会更糟糕,整个系统会进入停滞状态。

三、同步性假设共识算法

如何解决上述宕机的问题?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如果一台计算机连不上系统,就忽略它,不要它参与这一轮的共识。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知道它是连接不上系统,还是它正在参与共识只不过速度比别的机器慢?

因此,科学家们发展出了解决共识问题的最重要的一个假设:同步性假设。同步性假设引入「超时」概念,也就是说事先设定一个时间范围,如果领导者无法在该时间范围内发出提案,就淘汰它,选出一个新的领导者。这样一来就可以容忍领导者节点出现问题。

Fantom 2022年网络上的月平均活跃开发人员增长41%:金色财经报道,Fantom基金会的Andre Cronje发布了一份2022年的绩效评估。根据Cronje分享的FTMScan数据,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Fantom网络的日交易量年增长率达到131%。这远远落后于2020-2021年该网络12998%的年增长率。Cronje指出,每日交易表明用户在链上进行的活动量。

Fantom网络的平均区块大小的年增长率在2022年达到163%,而2021年为25%。Fantom的锁定总价值(TVL)在2021-2022年跃升了216%。2021-2022年,Fantom的日活跃用户(DAU)激增41%,而前一年为5589%。此外,2022年网络上的月平均活跃开发人员增长了41%,而2020-2021年增长了50%。[2022/12/26 22:06:55]

Paxos算法和Raft算法都是基于同步性假设提出来的。但这两个算法还需要对系统做另一种假设,即认为系统内所有的计算机都是「好人」,它们要么正确地响应领导者的提案,要么因为故障无法响应。

然后再制定一条规则:只要系统内过半数的计算机接受了领导者的提案,就把该提案作为系统的最终结果。这样一来,就不用等待所有的计算机都做出响应,从而可以容忍追随者节点出现问题。

于是,我们终于拥有了一个可以实现共识的分布式系统,虽然对它有严格的条件限定。

Paxos共识算法是由莱斯利·兰伯特在1990年提出的一种基于消息传递且具有高度容错特性的一致性算法,它在分布式系统应用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包括Google在内的许多公司的大型分布式系统采用的都是该算法。而我们第一阶段的探索也可以在此处结束,接下来是第二阶段。

四、解决掉系统中的「坏人」

Paxos虽然能实现共识,但它的算法是建立在所有计算机都是「好人」的基础上的,这些计算机要么沉默,要么发出正确的声音,因此整个系统中只有一种声音,大家就这个声音达成共识即可。而如果计算机中有「坏人」,系统里就会出现坏人的声音和好人的声音,Paxos算法无法处理这一情况。

我们需要在有坏人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共识的算法,有没有可能?莱斯利·兰伯特建立了一个模型来讨论这种可能性,该模型被称作拜占庭将军问题,其中的拜占庭节点就是坏人节点,它们会传递干扰信息阻碍整个系统达成共识。

纳斯达克100指数跌幅达1%:行情显示,纳斯达克100指数继续下跌,跌幅达1%。[2022/7/2 1:45:40]

在论文《TheByzantineGeneralsProblem》中,兰伯特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其中一种可以在拜占庭节点不到1/3时实现系统的共识。也就是说,如果系统中坏人的数量少于1/3,就可以通过算法实现共识。

这之后出现的DLS算法、PBFT算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PBFT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拜占庭容错算法,其实现过程大致如下。不理解该过程也没关系,知道通过这种沟通方式能够达成共识就可以。

pre-prepare阶段:领导者发送结果给所有追随者。领导者在本图中是0号节点,它把结果发给追随者1、2、3号节点。

prepare阶段:如果追随者认为结果没有错误,就告诉所有其他节点自己认可这个结果。比如1号节点会把自己的认可消息发给0、2、3号节点。

commit阶段:如果追随者发现超过2/3的节点认可了领导者的结果,就告诉所有其他节点自己接受这个结果为最终结果。

reply阶段:如果领导者和追随者发现超过2/3的节点接受了最终结果,就可以认为大部分节点达成了共识,就把该共识反馈给客户端;如果客户端收到超过1/3的节点的相同的共识,就可以认为全网达成了共识。

到此,我们就解决了有拜占庭节点的分布式系统的共识问题。不过如果系统中坏人的数量等于或多于1/3,依然是无法达成共识的。我们能做的是通过系统的准入条件或激励措施,让坏人可以少于1/3。

对分布式系统的第二阶段的探索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进入到第三阶段。

五、中本聪共识算法

不管Paxos还是PBFT,都使用了同步性假设,事实上,大家对共识算法的研究几乎都是在该方向上的,直到中本聪共识的出现。中本聪共识使用的是非确定性机制。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把一个由12台计算机组成的分布式系统想象成一个由12名陪审员组成的陪审团。我们把这12个人关在会议室里,递进去一张纸条阐述案情,然后坐在会议室门口等他们给出审理的结果。

这12个人对于如何判决会有不同的意见,随着讨论的深入也可能改变自己的立场,还有的人可能睡着了无法发表看法。那么坐在门口等的人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你们去讨论吧,让我等多久都可以,但最后你们给我的必须是唯一确定的审理结果;第二种选择是我等不了,你们先把最多人同意的那个结果给我,如果之后出现一个更多人同意的结果,我再改成那个结果。

goblintown.wtf系列NFT24小时交易额为102.41万美元:金色财经消息,据NFTGo.io数据显示,goblintown.wtf系列NFT总市值达6238万美元,在所有NFT项目总市值排名中位列第39;其24小时交易额为102.41万美元,跌幅达9.35%。截止发稿时,该系列NFT当前地板价为3.15ETH,跌幅为26.01%。[2022/6/12 4:19:11]

显而易见,我们只能二选一,如果要求结果确定,就不能保证一定能等到结果;如果要求拿到结果,就无法保证该结果一定是最终结果。

分布式系统就是这样,只能二选一,第一种选择被称作Finality,即「结果的确定性」或安全性;第二种选择被称作Liveness,即网络的活性或可用性。

这两种选择决定了分布式共识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

追求Finality,是优先结果,就要对网络做出要求。PBFT、Tendermint都是这一类型的算法,它们走的是网络的同步性假设路线,使用这类算法的系统不会出现分叉。

追求Liveness,是优先网络,就要对结果做出让步。中本聪共识是这一类型的算法,它走的是结果的非确定性路线,使用这类算法的分布式网络始终可用,而且任意节点都可以随时加入/离开系统。

题外话,在Finality和Liveness中二选一也是分布式系统CAP定理的体现。该定理说的是:对于一个分布式系统来说,不可能同时满足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因为分区容错性是指该系统要能容忍网络出现分区,而现实网络是一定会分区的,所以这个条件必须满足,那么实际上,CAP定理说的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不可能同时满足一致性和可用性,这其中,CAP一致性体现的是Finality,CAP可用性体现的是Liveness。

而不管是FLP不可能原理,还是CAP不可能定理,它们不是在告诉我们:这条路很难走通,你如果突破就是了不起的创新;它们告诉我们的是:这条路走不通,你要做的是根据需求来做权衡和选择。

使用同步性假设的共识算法在前文已经详细地介绍过了,它们通过引入超时概念忽略出现问题的计算机,从而达成共识。

使用非确定性机制的中本聪共识描述起来也很简单:如果你看到某提议的区块拥有最多的工作量证明,就接受该区块,这也被称作最长链规则。它的具体实现过程大家都很熟悉,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现在,让我们看看使用同步性假设的系统和使用非确定性机制的系统有什么不同。但需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的PoS都是Finality路线,比如CasperFFG就不是;而PoW也不是只能走Liveness路线,虽然并没有人设计PoW上的Finality共识。

PoW和PoS的不同在于一个是Work,一个是Stake。之所以需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关于PoW和PoS的讨论中,我们往往不是在讨论Work机制与Stake机制的不同,而是在比较Finality系统与Liveness系统的不同。比如「无需许可」性,它基本是一个Finality系统与Liveness系统的话题,而不是Work与Stake的争论点。

让我们回到有12个评审员的会议室。为了追求Finality,每个评审员都需要了解其他每一个人的想法,也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每一个人,因此通信复杂度会随着评审员人数的增加而迅速递增,整个系统将因此不可用,所以必须控制陪审员的数量。

那么对于一个分布式系统而言就是,只挑选少数节点进入会议室,由它们决定共识,而其他节点只接受共识。因此这种系统中有三种角色,领导者、追随者和学习者,领导者和追随者是会议室中的评审员,他们需要好好工作,不然可能导致系统无法达成共识。

中本聪共识追求的是Liveness,节点/评审员不需要与其他的每一个节点沟通,它只需要与自己身边的节点交流即可,因此通信复杂度不会因为节点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你想成为评审员,就可以走进会议室成为评审员,无需许可,也不会增加陪审团达成共识的难度,同时你也可以不工作或随时离开。该系统中只有领导者和追随者两种角色,所有人都在那间会议室里参与共识。

这样看来中本聪共识似乎更符合大家对分布式系统的开放性的期望,但别忘了它之所以可以如此设计,是因为牺牲了Finality,它的输出结果是一个概率上的最终结果。

试想,你百分百在星巴克得到一杯咖啡,但星巴克并不能百分百收到钱,这并不符合大多数人能理解的世界运转规则。所以非确定性机制有它自己的短板,以及不适合的场景。

另一方面,Finality系统在保证了结果的确定性后,系统设计就要反过来追求Liveness;而Liveness系统在保证了网络的开放性后,系统设计就要反过来追求Finality。中本聪共识为了提高结果的确定性或安全性,就需要做出其他让步,比如TPS。

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可以把出块时间从10分钟提高到1分钟,TPS会大幅提升,但1分钟的时间不够把消息传遍全网,系统中就会出现很多分叉,导致结果的可确定性变低;比特币也可以把区块大小从1MB提高到100MB,TPS也会提升,但大区块对网络和节点的要求高,会增加节点的进入门槛从而带来中心化,导致输出结果容易被篡改。

所以你看,设计分布式系统就像与撒旦做交易,你得到一些,必然要交出一些。没有最好的系统,只有适合解决某类问题的系统;没有单纯的指标比较,只有是在什么设定下实现这种指标。

如果你理解了这一点,这篇文章的目的就达到了,而我们对分布式系统的探索到此也就全部结束了。

六、更进一步

本文是受《HowDoesDistributedConsensusWork?》一文启发写成的,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了解分布式系统,推荐这篇文章,它从专业的角度介绍了分布式共识;同时推荐《WHATWETALKABOUTWHENWETALKABOUTDISTRIBUTEDSYSTEMS》,它系统地罗列出了分布式系统的经典论文。

链闻注:-HowDoesDistributedConsensusWork?https://medium.com/s/story/lets-take-a-crack-at-understanding-distributed-consensus-dad23d0dc95-中文译本《分布式共识的工作原理》,byEthFanshttps://ethfans.org/posts/lets-take-a-crack-at-understanding-distributed-consensus-part-1-WHATWETALKABOUTWHENWETALKABOUTDISTRIBUTEDSYSTEMShttp://alvaro-videla.com/2015/12/learning-about-distributed-systems.html

分布式系统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时序,所有的共识算法都需要解决它,但因为是另一条线索故本文未做涉及,如果你想了解,可以从莱斯利·兰伯特博士的这篇论文开始:《Time,ClocksandtheOrderingofEventsinaDistributedSystem》。

如果你对在Finality和Liveness间寻找平衡感兴趣,可以去研究CasperFFG共识,它有Liveness的一部分,也有Finality的一部分。同时你也会发现CasperFFG的PoS与Tendermint的PoS的不同。

最后对本文做一个小结,它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两个定理:FLP不可能原理;CAP不可能定理。

两种容错能力:宕机容错;拜占庭容错。

两种共识算法设计思路:Finality;Liveness。

两类共识算法:同步性假设;非确定性机制。

三个共识算法:Paxos、PBFT、中本聪共识。

文中会有因简化和类比带来的不准确以及不全面之处,还望理解,谢谢指正。

参考资料:1.《HowDoesDistributedConsensusWork?》,PreethiKasireddy;中文版本:《分布式共识的工作原理》,byEthFans,由Ray、阿剑、IANLIU、stormpang、安仔翻译2.《WHATWETALKABOUTWHENWETALKABOUTDISTRIBUTEDSYSTEMS》,AlvaroVidela3.《Time,ClocksandtheOrderingofEventsinaDistributedSystem》,LeslieLamport4.《TheByzantineGeneralsProblem》,LESLIELAMPORT、ROBERTSHOSTAK、MARSHALLPEASE5.《PaxosMadeSimple》,LeslieLamport6.《Bitcoin:APeer-to-PeerElectronicCashSystem》,SatoshiNakamoto

标签:VENALILITFINVenusCALIT价格Litecoin PlusSFIN币

以太坊价格今日行情热门资讯
BIKI:BiKi平台关于6-8折抢购34万ETM的公告

尊敬的用户,BiKi平台将于9月6日开启“6-8折认购34万ETM”活动,详情如下,本次抢购共分三轮,抢购要求不同,分时开启,用户可点击首页左上角BiKiLab查看或者点击抢购链接参与活动.

1900/1/1 0:00:00
EDX:加密货币爱好者:比特币或打破三重底上涨规律

据Beincrypto报道,加密货币爱好者@redxbt最近注意到BTC在创建三重底模式。三重底是看涨模式,通常意味着上升趋势将很快开始.

1900/1/1 0:00:00
USDT:?关于?AIPP上线币权IEO专区 交易赛公告

尊敬的BQEX币权用户:为庆祝AIPP上线币权交易所将推出IEO净买入交易赛活动,具体规则如下:一、IEO抢购申购时间:2019年9月9日19:00-19:30.

1900/1/1 0:00:00
区块链:NEO社区大会圆满举办——海内外社区成员齐聚 发布重磅新产品

9月5号上午,中国领先的区块链项目NEO在上海顺利举办了首届NEOCommunityAssembly.

1900/1/1 0:00:00
USD:稳定币混战升温 究竟谁会把Tether拉下王座?

稳定币市场的战争在今年夏天明显升温,而现在,夏天已经结束,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过去三个月里主流稳定币的情况.

1900/1/1 0:00:00
COI:分析:比特币全球搜索量创新高,这可能和巴哈马飓风有关

据Cointelegraph报道,最新的谷歌趋势数据显示,比特币价格指数“BTC”在互联网上的搜索量飙升至前所未有的高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