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链 火星链
Ctrl+D收藏火星链
首页 > SHIB > 正文

DNA:硬盘过时是迟早的事,但用 DNA 来存储数据是不是有点太科幻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作者:

1878年6月19日,英国著名摄影师埃德沃德·迈布里奇把12台双镜头照相机列成一排,拍摄一名骑手骑马快速奔跑的场景。最初的目的是想解决困扰了画家和艺术家几个世纪的难题——马在奔跑时四条腿是否可以同时离地。

明尼苏达大学的数学教授兼数字技术专家AndrewOdlyzko称这项新研究「非常了不起」。

「想象一下,我们可以把秘密交给位于我们肠道或者皮肤上的细菌,这应该是最安全的保密方式了,」他说道。

让细菌「监控」神经元

此前,科学家已经成功将存入了DNA中。2012年,Church将自己的书的电子数据编辑成DNA形式导入了细菌体内,并通过细菌繁殖得到了900亿份复制品。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Regenesis》

英国一男子将在垃圾填埋场寻找其包含3.78亿美元比特币的硬盘:金色财经报道,英国男子James Howells正在进行为期一年的垃圾填埋场搜索,以找到他丢失的硬盘驱动器,其中包含价值约3.78亿美元的比特币。Howells 希望能够部署人工智能扫描仪、X射线扫描仪和其他高科技工具。他的计划得到了一家对冲基金的资金支持,该基金将分得巨额资金的一部分。[2021/7/9 0:38:12]

「这应该是出版史上的最高纪录了,」Church在采访中说道。

HarvardUniversity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Church和其他科学家开始酝酿一个更大胆的想法——能否将改造过的细菌植入人体细胞,记录下细胞的一举一动。换句话说,就是像拍电影一样录下每个细胞的生活。

当人生病时,医生可以将这些细菌提取出来,观察存储在DNA中的录像。Church说,这就像飞机失事后人们可以通过黑匣子知道当时发生的情况一样。

报告:欧洲硬盘市场销量因加密货币Chia推出而激增:随着加密货币Chia的推出,欧洲硬盘市场的销量激增。根据研究公司Context的一份报告,10 TB以上企业级存储驱动器的销量在2021年4月增长至20万个,同比增长240%。NAS消费级硬盘销量上升至25万个,同比增长167%。(Decrypt)[2021/6/9 23:24:48]

大脑包含约860亿个神经元,然而要想知道这些神经细胞的日常活动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目前,我们可以用电极来观察神经元的活动,但是一个电极只能监控一个神经细胞。人的脑子装的下860亿个神经元,可装不下860个电极啊,」Church说道。不过,经过改造的细菌或许是理想的「侦察兵」。

科学家的想法是,通过基因工程将细菌改造成「记录装置」,然后让这些细菌随着血液到达大脑,记录大脑神经元的活动。随后科学家可将这些细菌提取出来,通过其DNA就能知道神经元在这段时间的活动状态。

外媒:随着中国散户涌入Chia挖矿 硬盘价格飙升:The Block发文称,随着中国散户投资者涌入Chia挖矿,各种型号的硬盘价格近来一直在上涨,尤其是企业级存储量大的硬盘,其中有些上涨高达100%。Chia区块链资源管理器显示,自从挖矿主网于3月启动以来,分配给该网络的空间已经增加了四倍多,超过450 PB。[2021/4/22 20:45:41]

Church和他的同事已经在过去的研究中展示了细菌能记录细胞中被标记的DNA。

存储能力甩硬盘几条街的DNA

半个世纪前,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就提出了用DNA来存储信息这一超前想法。很久之后分子生物学革命才兴起,几十年后才有科学家成功地做到了给DNA测序。

「基因不仅仅是文字信息,它也能做一些自己的事,」费曼在1959年的一次中说道。演讲

希捷科技李蓁:硬盘将点亮分布式存储数据的价值:金色财经现场报道,8月23日,在成都举办的“全球区块链算力大会暨新基建矿业峰会”上,希捷科技资深解决方案工程师李蓁做了主题为《分布式数据存储基石,硬盘点亮数据价值》的演讲。李蓁表示,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对数据的保存、处理和分析创造了持续不断的需求。对于Filecoin网络,存储数据最划算的方式是通过各个阶段的解耦合,实现单独横向按需扩展,提升硬件利用率。[2020/8/23]

「想象一下,我们也能做出一件非常小的东西,让它做我们想做的事,」他激动地说道。

「费曼博士的想法意义深远——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南加州大学的数学家LeonardAdleman说道。他还是「RSA」——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公钥加密算法——的创建者之一。

1994年,Adleman他已经成功将数据存入了DNA中,并把DNA当作电脑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他坚信,DNA的存储能力是同样大小光盘的一万亿倍还不止。宣布

数据存储是一个越来越让人头疼的问题。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每天产生的数据数量惊人,因而储存数据的技术一不小心就过时了,比如被淘汰掉的软盘。

但DNA永远都不会过时。「数十亿年来,生物都在用DNA存储信息,而且信息都保存完整,」Adleman说道。他注意到,现代的细菌仍然能从几百万年前的昆虫琥珀中读取到基因信息。这是因为DNA很容易保存,只需放在冷、暗、干燥处,没有恒温恒湿的苛刻要求。它还非常稳定,存放上百万年都没问题。

除此之外,DNA合成测序,使用的设备和方法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常规工具。这使得DNA的存储有效地避开了因设备技术更新换代而起的许多麻烦。所以DNA是数码信息长期存储的理想材料,而且存储的时间越长,越能显出优越性。

DNA真正取代硬盘还要多久?

DNA作为存储介质,也有显著的弱点。首先是成本太高。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的高德曼团队的实验费用高得惊人:每一兆字节的存储费用是12,400美元,外加测序解读220美元。这是常规磁带存写费用的一百多万倍。

第二,信息读写非常耗时。数码信息编入DNA目前只能由专门的DNA合成设备来做;而从DNA中读取信息,重组复原为数码文件也很费时。高德曼团队用了整整两个星期,才完成五个文件739千字节的复原。

第三,DNA介质不能重复使用,写录完毕,一般来说不能修改、不能再用。可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常规存储,如硬盘和U盘的便利。几十块钱的U盘,插入电脑,就能周而复始地存取文档。

这些「简单」的基本功能,DNA介质却难以胜任。

Nature

「人们的本能反应是,DNA分子那么渺小,怎么能储存海量信息呢?」Birney博士说到。

「尽管这些想法很超前,但我们起码知道,这些生物技术诞生的时间肯定前人预测的要早,」Church说到。

他举出了人类基因组测序的例子。此前,一些比较乐观的科学家预测这将花费至少60年的时间,每组基因测序的费用将高达1000美元。而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只用了十年时间,花费30亿美元。

DNA存储着生物体的奥秘,是个非常大的「数据盘」。当克服了存储和读取上的难题,也许未来某一天,我们所有的硬盘、U盘、网盘都可以丢到一边。用一块硬币大小的DNA,就能存储我们一生需要的数据了。

参考资料:TheNewYorkTimes

头图来源:Geenius

陈君子

标签:DNADNA价格DNA币

SHIB热门资讯
HTML:春晚红包的四个战场:撒币之外,各有所图

文|阑夕 在一场可能是近十年来最为糟糕透顶的央视春晚结束之后,围绕这份年俗甚嚣尘上的红包战役也偃旗息鼓,正如半个世纪之前多支代理人军队均在朝鲜半岛各自宣告胜利一样,在互联网巨头的公关语言中.

1900/1/1 0:00:00
金字塔:全世界最美的十款硬币,每款都是精品!

一枚小小的硬币不但反应了这个国家的历史,还会展示这个国家的地域文化。1:帕劳共和国:真的珍珠来自帕劳共和国的创意硬币,这枚纯银币镶嵌的是真正蓝色淡水珍珠.

1900/1/1 0:00:00
binance:你绝对没见过的世界级精美硬币(续四)

1.三色紫罗兰景泰蓝库克群岛此枚库克群岛的硬币,刻着景泰蓝的三色紫罗兰,这在铸币中很罕见,因为景泰蓝工艺复杂,费时费力,尽管看起来有点像涂抹的油漆,不过这显然是艺术,习惯就好.

1900/1/1 0:00:00
区块链:IPFS项目价值下的涡轮蜂巢矿机

Filecoin为什么在主网没有上线前就成为区块链、技术界关注的大热点?就有几十家加密数字货币平台上了FIL期货?第一.

1900/1/1 0:00:00
NFT:火爆的AxieInfinity/AXS,萎靡市场中亮眼存在~

大家好,我是W矿工,最新比较火爆的、听得比较多的,那可能就是“宇宙元”,或这个AxieInfinity中的“AXS”,在上周基本上算是翻倍,药水SLP涨了64%,在目前的环境下显得格外亮眼.

1900/1/1 0:00:00
nem:德语专业八级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才聪考研

TeilⅠ Ⅰ.Hrverstehen(40Punkte)A.SiehreneinInterviewmitFrauMeuresundihrerEnkelinSusanneüberihrVerhl.

1900/1/1 0:00:00